龙岩市农科所信息网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分类学科 >> 薯类育种 >> 内容

甘薯生物技术研究进展

时间:2011-5-27 15:33:20 点击:

3 基因工程
  基因工程是近年来兴起的热门学科,自1983年成功地用Ti质粒将外源DNA导入植物体内以来,各种作物的基因工程研究如火如荼。由于甘薯遗传上的高度杂合性和广泛存在的杂交不亲和性,使得应用基因工程进行甘薯遗传改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甘薯的基因工程研究始于1987年,国际马铃薯中心(CIP)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合作,成功地将一个编码高必需氨基酸蛋白的基因导入甘薯(Espinoza, 1987),其后,各国的甘薯研究人员又相继开展甘薯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,以寻求甘薯品质和抗性改良的最佳途径。
  外源基因导入甘薯较为成功的途径为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。和其它作物一样,用于甘薯遗传转化的农杆菌有也两类:根癌农杆(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,简称At),和发根农杆菌(A. rhizogene,简称Ar)。Prakash等(1991)将携带报告基因Gus的At与甘薯叶片、叶柄共培养,得到再生植株,并在叶片微管组织中检测到Gus基因的强烈表达。Dodds(1991)通过Ar与甘薯茎段共培养,同样在转化植株中检测了到Gus基因的表达。除了农杆菌系统外,基因枪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转化途径,它容易操作,适应不同组织,并可深入内层。Prakash等(1992)用携带Gus基因的质粒pBI121和pBI221包裹直径1.2 um的钨粒,经过加速后轰击甘薯叶片、叶柄外植体,每次轰击传递0.68 ug DNA和1.5 mg微轰击物。两天后,在附加1 mg/L NAA,0.1 mg/L BA的MS培养基上筛选、培养、分化,大多数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和根,在其细胞中检测到Gus活性表达,并可保持达一年之久。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转化,植株再生都是关键的一步。迄今为止,只有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中得到了再生植株。虽然再生频率不高,但表明农杆菌载体系统可以更进一步地用来改良甘薯品质和抗性,如HEAAE高必需氨基酸蛋白基因及红豆胰蛋白酶抑制基因CpTI和苏云金杆菌毒性蛋白基因Bt的导入和表达,可望改变甘薯的育种现状。
  当然,单靠外源基因导入来改良甘薯毕竟是有限度的,因为大多数的经济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,数量性状的改良还有赖于DNA水平的高分辨基因连锁图谱的绘制。 在甘薯上,到目前为止,RFLP的应用还仅仅局限在用来分析种间的亲缘关系上(Jarret, 1992)。具体到用RFLP绘制甘薯基因图谱,障碍重重:一是染色体组较大,需要较多的位点来标记,耗费大量人力、物力和时间;二是它的六倍体性,同一RFLP位点可能分布在多个同源染色体上,将给RFLP的结果分析带来困难。目前美国Tuskegee大学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。
  就目前而言,我国甘薯生物技术方面的工作只是刚刚起步,尤其是外源基因导入和RFLP分析。这主要是由于经费和技术的限制,已有的技术力量大部分投入到了禾谷类大作物上,甘薯未引起应有的重视,这与目前国际范围内的甘薯生物技术研究热潮很不相称。国际马铃薯中心(CIP)正与美、德、日等发达国家进行合作,共同研究甘薯生物技术 ,内容涉及种质保存、抗逆性筛选、原生质体融和、抗病毒研究、抗虫基因的分离和分析、蛋白质改良、RFLP分析等。这些项目的实施,将最终导致甘薯传统育种模式的改变,新技术育种的开始,甘薯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现有品种的改良,都将取得长足进步。

作者单位:厦门大学生物系 厦门 361005
     现联系地址:河南农业大学烟草系,郑州 450002

参考文献
  吴耀武等,1979. 植物学报,21(4):335~338
  蔡新生等,1982. 中华农业研究,31:191
  辛淑英等,1994. 中国甘薯,183~186
  刘庆昌等,1994. 中国农学通报,10:24~28
  刘庆昌等,1994.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,2:85~89
  
Belammino M et al, 1993. Japan J Breed, 43(Suppl. 2): 15
  Bidny D L, Shepard J F, 1980. Plant Sci Lett, 18: 335342
  Chee R P, Cantliffe D J, 1988.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, 15: 149159
  Chee R P, Cantliffe D J, 1989.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, 17: 3952
  Chee R P, Cantliffe D J, 1992. Hortscience, 27(12): 13141326
  Desamero N V, Billy B R, 1994.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, 37(2): 103111
  Dodds J H, 1991. Hill W A et al(eds), Sweet potato Technology for 21st, pp 719
  Espinoza N O et al, 1987. Bioessay, 6: 261267
  Jarret R L, Slalazar S, 1984. Hort Science, 19(3): 397398
  Jarret R L, Gawel N, 1992. J Amer Soc Hort Sci, 117: 633637
  Liu J R, Cantliffe D J, 1984. Plant Cell Report, 3:112115
  Murata T, Hoshino K, 1987. Japan J Breed, 37: 291298
  Murata T et al, 1994. Breeding Science, 44: 3540
  Nishiguchi M, Uehara Y, 1992. In Vitro, 28(3): Pt 2_126A
  Perera S C et al, 1991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e Science, 116: 917922
  Prakash C S et al, 1991. Sweet potato Technology for 21st, W.A. Hill, et al (eds). pp5358
  Prakash C S, Varadarajan U V, 1992. Plant Cell Report, 11: 5357
  Qi zheng, Anata P D, 1996. Plant Cell Report, 15: 381385
  Sihachake D et al, 1987. Plant Cell Report, 6: 326328
  Sonnino A, Mini P, 1993. Acta Hoticulture336: 239243

作者:崔红 陈睦传 来源:网络
相关文章
  • 龙岩市农科所信息网手机版入口 ©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  • 联系信箱:lynks62@163.com 科管科:0597-5383108 办公室:0597-5383125 闽ICP备1602090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