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分类学科 > 综合技术 > 内容

食用菌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

作者:网络佚名    更新时间:2022-4-24 8:53:04
    食用菌病虫害是指与食用菌争压养分和空间,危害食用菌生长发育,引起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下降的微生物及害虫。病害有两类,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。危害食用菌的害虫一般有昆虫、线虫、螨类及软体动物。

一、 竞争性杂菌与防治
(一)制种期杂菌。
    1、常见杂菌
    (1)链孢霉:也叫好食脉胞霉,孢子橙红色或粉红色,也叫红色链胞霉,属中高温型好气性真菌,条件适宜时,生长极快,传播迅速,在以木屑、棉籽壳等作培养基栽培的菌类中常发生。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压养分与空间,常生长于袋口棉塞及菌袋表面,菌丝可在纵深发展,待菌丝长满袋后,自然消失,对出菇影响不大,但如与木霉交叉感染,则危害极大。
    (2)曲霉:主要有三种,黄曲霉、黑曲霉、灰曲霉。菌落形状中间黄绿色,周围一圈白色,属中高温型25-30℃,喜湿度大,微酸性环境,菌丝生长良好时,可将其覆盖,对出菇影响不大,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。
    (3)青霉与拟青霉:菌落颜色较青较蓝,周围白色,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,危害性比曲霉大。
    (4)毛霉、根霉:菌丝象烂棉絮,根霉会产生假根,是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的表征,主要危害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空间。
    (5)木霉:产生绿色孢子,菌落呈绿色也叫绿色木霉,能分泌霉,起破坏作用,并产生孢外毒素,常造成烂筒,危害极大。
    (6)细菌类:培养料有有机物腐烂的腥臭味,大多为细菌性污染。

    2、杂菌发生的原因
    杂菌发生的原因主要有:袋口扎不紧,灭菌不彻底,培养料不新鲜或湿度偏高,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,搬运过程中松袋或刺破菌袋,培养环境消毒不彻底,环境中杂菌孢子浓度大,初侵染源丰富,管理时喷水量过大,空气湿度大,环境通风不良,温度偏高等都是引起杂菌发生的主要原因。细菌发生原因主要是灭菌不彻底。

    3、杂菌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
    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,食用菌是一种保健食品,因其生产周期短,许多食用菌栽培也不脱袋,它们既不宜下药,也不宜下一般农药,并且作用效果也不大,因而,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“以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方针,主要在于防。防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:一是应选择空气新鲜、场所干净、通风良好、凉爽干燥、水源清洁、远离仓库、畜禽舍无污染源的场地作栽培场;二是搞好环境卫生,对场地预先采用甲醛、硫磺、敌敌畏等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严格消毒,药剂经常轮换使用;三是严格要求无菌操作,把好无菌关;四是对染杂菌袋采用深埋、沤肥、火烧等集中处理。

(二)蘑菇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杂菌及防治。
    1、胡桃肉状菌,是蘑菇覆土上长的杂菌,培养料发酸、发黑、发粘、不长菇,具有较浓漂白粉味道。主要是由于菇房和培养料不透气,而后遇高温、高湿而爆发,或是培养料堆制过熟、粪肥过多、含N偏高。防治胡桃肉状菌的方法主要应加强菇房通风透气,对覆土材料严格消毒,培养料堆制采用二次发酵。
    2、蘑菇粉孢霉,发生在蘑菇栽培中、后期覆土层中,初期菌丝短而细,菌丝旺盛,似棉絮状,后期菌丝萎缩,呈灰白色,最后产生橘红色的菌丝,致使出菇稀少或不出菇。防治方法可采用0.1%甲基托布津喷洒,往返三遍,5天后可再用800倍多菌灵液再喷一次。
    3、石膏霉(白色石膏和褐色石膏霉),感染石膏霉后,培养料发黑,产生恶臭,菌丝受抑制,一旦发生会使蘑菇产生绝收。主要原因是在建堆时加入了过多的石膏或石灰。发酵不良引起,可采用过磷酸钙溶液喷酒,降低PH值,也可用500倍多菌灵或1:7醋酸或5%石炭酸溶液喷雾,控制其发展,不影响出菇。
    4、鬼伞:培养料不新鲜,高温、高湿、培养料中存有游离氨、粪肥未转化,鬼伞便会大量发生。防治:培养料使用前在烈热下爆晒1~2天,用1%-2%的石灰水浸泡,同时增加接种量,鬼伞发生时应及时摘除鬼伞,并可采用明矾水中和培养料中的氨。

二、侵染性病害与防治
    食用菌受到有害生物侵染而发生病害,叫侵染性病害。细菌性侵染叫细菌性病害,真菌性侵染,叫真菌性病害。
(一)真菌性病害
    1、蘑菇湿泡病
    (1)蘑菇湿泡病,也叫疣孢霉病、白腐病、菇癌。是蘑菇最主要的病害,秋菇出菇期遇高温,极易爆发成灾,严重时颗粒无收。发生症状,首先是出现一些白色斑点,并在菇床和培养料上扩展,寄生于子实体,并使子实体发生畸形,早期块状,后期有菌盖偏小、菌梗偏大,蘑菇后期变成褐色、软、湿,并流出橙褐色的清液,伴有恶臭味,发生原因主要是高温和通气不良。
    (2)蘑菇湿泡病的防治:一是搞好环境卫生,注意菇房清洁和覆土材料消毒,覆土材料消毒可用甲醛密闭薰蒸36小时;二要选好栽培季节,第一潮菇出菇期温度避开25℃以上高温;三要及时处理病斑,防扩散,并做好治虫防病,以防昆虫携带传播;五是药剂防治,可用1:800倍多菌灵或托布津喷洒。

    2、轮枝霉病(褐斑病、干泡病)
    (1)危害:主要发生于蘑菇,感染后产生褐斑,早期子实体发育不良,颜色灰白,幼菇感染成洋葱菇,中期有唇裂现象,质地较干,不流水滴,无难闻气味。
    (2)防治:采取有效防虫治病,病菇周围用2%甲醛、500倍多菌灵或1000倍百菌清喷洒。

    3、鱼籽菌
    (1)症状及危害,粒状,园球状,乳白色,也叫尿素病。感染后培养料发酸发黑,菌丝疏而稀少。若早期感染,菌丝难于定植。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培养料含水量过高和发酵不良。 
    (2)防治:搞好培养料的发酵工作,加强菇房管理,做好通风透气,发现感染时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喷雾。

(二)细菌性病害
    1、蘑菇细菌性斑点病
    (1)危害:常在春菇后期,逢高温、高湿,特别是菌盖有水膜时极易发生,使菌盖产生褐斑,但不危害菌肉。
    (2)防治:保持恒温,减少变温,喷水后加强通风,菌盖上不能有水珠残留,发病时用1%漂白粉液喷雾。

    2、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
    (1)危害:菌盖上的病斑不规则,外圈颜色较深,呈深褐色,条件适宜时很多病斑连成一片,使菌柄、菌盖变黑褐色,质软、有黏液,最后整朵腐烂。 
    (2)防治:控制出菇温度不大于15℃,发生时可用1%的漂白粉液喷雾。

三、生理性病害与防治
(一)菌丝生长阶段
    1、菌丝徒长:当培养料中含N量偏高,菌丝大量进行营养生长,不扭结出菇的现象。主要预防方法是配好培养料,加强通风换气,产生菌皮时用器具挑去菌皮。
    2、菌丝萎缩:主要原因一是料害,料中N量偏高,产生氨中毒,二是水害,喷水过多,造成缺氧,三是温度过高烧菌。

(二)子实体阶段
    子实体阶段发生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地雷菇、空心菇、硬开伞、死菇等,预防方法主要是加强管理。

四、食用菌害虫及防治
(一)闽菇迟眼蕈蚊(又名:尖眼菌蚊、菇蚊、菌蛆、菇蝇)
    1、危害:主要发生于双孢蘑菇、凤尾菇、平菇、黑木耳、毛木耳、银耳、金针菇、香菇、茶树菇等。主要危害是幼虫取食菌丝体,造成菌丝萎缩,菇蕾枯萎,幼虫可从子实体基部钻蛀,造成窟窿,并伴有难闻腥臭味,成虫不直接危害子实体。
    2、防治:(1)搞好卫生,减少虫源,门窗安装60目纱门、纱窗。(2)灯光诱杀,可在菇房装一黑光灯或白炽灯,在灯下放一盆水,滴上几滴农药,白天开灯诱杀,晚上关灯。(3)药剂防治可用25%澳氰菊酯1500~2000倍喷洒,在一批食用菌采收后施用,采前7天禁用。

(二)嗜菇瘿蚊(瘿蝇、小红蛆、菇蝇)
    1、危害:所有食用菌都可受其危害,主要是取食菌丝,钻蛀子实体,引起烂菇,严重时颗粒无收。
    2、防治:同菌蚊,也可对培养料停止喷水,使幼虫停止生殖和缺水死亡。

(三)蚤蝇(厩蝇、粪蝇、菇蛆、菇蝇)
    1、危害:主要危害双孢蘑菇、凤尾菇、平菇、银耳、木耳、杯蕈等。
    2、防治:同菌蚊,接种后关好门窗,以防成虫飞入菇房内繁殖危害。

(四)食菌大果蝇
    1、危害:主要发生于蘑菇、平菇、银耳、木耳等,幼虫取食菌丝体和子实体,当危害木耳类时可造成流耳。 
    2、防治:(1)同菌蚊;(2)可在菇房悬挂敌敌畏药液布条,击倒果蝇;(3)可用酒:糖:醋:水=1:2:3:4加几滴敌敌畏进行诱杀。

(五)星狄夜蛾
1、危害:主要是幼虫取食菌丝和子实体,并排出大量粪便,影响菌丝生长扭结,污染菇体,降低品质。
2、防治:安装纱门纱窗,可用20%速灭杀丁或菊酯类5000~8000倍液喷杀。

(六)跳虫
    1、危害主要是取食菌丝,有时也钻蛀子实体,降低商品价值。
    2、防治可用0.1%的鱼藤精或1:150~200除虫菊喷洒。

(七)螨类(菌虱、红蜘蛛)
    1、危害:能危害所有食用菌,主要是咬断菌丝,咬食小菇蕾 ,也可直接危害子实体,并能使人全身奇痒难忍,产生过敏反应。
    2、防治:(1)菇房彻底消毒,杜绝虫源;(2)停止出菇管理,用敌敌畏密闭熏蒸菇房;(3)可用1500倍菊乐合酯喷杀。

(八)线虫
    1、危害:主要是咬食菌丝体,为其它病虫害的入侵创造条件,诱发各种病虫害交叉感染。
    2、防治:(1)可用蒸汽、培养料堆温、热水浸泡来杀灭线虫;(2)使用洁洁水源,可在水中加入适量明矾净化水质;(3)药剂可用1:500倍马拉松乳液喷杀。
分享到
  • 上一篇:冬天蘑菇房保温技术措施
  • 下一篇:食用菌软腐病防治方法
  • 最新更新

    热门推荐

    移动端首页 | 电脑端

    程序设计:龙岩市农科所 信息中心©